“叮叮当当……”一阵阵清脆的掷骰声此起彼伏,伴随着中外学生的欢声笑语不断从坤銮楼传来,2019年“我们的节日·中秋”系列主题活动在海外教育学院/国际学院一楼大厅拉开帷幕。
“月将盈兮,时仲秋兮;人之在外,心千里兮。” 由麻花制作果冻工厂党工委、海外教育学院/国际学院共同举办的这场美轮美奂的古风视听盛宴——“相聚中秋,共度‘家’节”汇演吸引了校区各学院中外师生、海外毕业院友近300人参加,麻花制作果冻工厂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黄宇霞,海外教育学院/国际学院党委书记王艺,副书记陈向柳、罗俊峰和师生一起,共赏明月和中华传统文化之美。
诗音乐舞 演绎风流韵致

何以慰诗情,唯有乐舞美。伴随着悠扬大气的古乐,中秋文化汇演在古色古香的汉服舞蹈《礼仪之邦》中开场。2019级的研究生们身着汉服,仪态万千,于轻歌曼舞中尽显华夏风采。来自保加利亚、泰国和也门的几位外国同学字正腔圆,感情充沛的吟诵了苏子于丙辰中秋许下的祝福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如今听来,在众多中外学生齐聚一堂的场景下,无疑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两名素衣女子,轻抚琴弦,古筝合奏《渔舟唱晚》将观众们恍如带到衡阳之滨;“良宵引绿绮,一曲映未央。” 是夜月明籁静,有琴声幽袅,令人听之忘俗。月影斑驳,凤尾竹下的妙龄少女吹响了葫芦丝,无限情思从音符中流淌,这样的美妙月光下,她心中一定有着思念的人儿。

以色列的安娜,泰国的珠珠,哈萨克斯坦的艾丽,意大利的罗拉,韩国的朴艺恩,越南的郑嘉玲还有叁个中国姑娘,雨巷里撑着油纸伞的丁香般的姑娘们来了,由中外学生共同参与的旗袍秀美的令人屏住呼吸,袅娜的姑娘,典雅的旗袍,折扇与油纸伞,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美真的不分国界。来自印尼的陈伟龙与中国同学合唱的《新贵妃醉酒》让沉浸在中国华服之美的观众们梦回大唐,如痴如醉,中间的戏剧唱腔更是赢得满堂彩。现代歌曲《但愿人长久》与《水调歌头》的古诗吟诵遥相呼应,勾起多少同学思乡的绮思。幸运的是,我们有学院,有厦大这个大家庭,在外的游子并不孤单。
文化体验 赋情古韵风雅

“暇日宾月集,投壶雅俗同”,投壶是从先秦延续至清末的中国传统礼仪和宴饮游戏,来源于射礼,以乐嘉宾,以习礼仪。为了让中外学生能更好感受这一古时风尚,主持人邀请六个自愿报名参加体验的同学先后上台,一展身手,他们或探出身,或半蹲,或捏紧箭杆,或站远使劲,台下的师生也一起给他们鼓掌加油,舞台上下气氛热烈,闪烁的现代舞美灯光下观众们体验的是古时宴会的风韵清雅,顿时有种时空交错的神奇感受。

博饼,是极具厦门特色的中秋传统文化习俗,不少海外学子和外地同学都是第一次接触。室外大厅的博饼体验和室内全场的即兴丢骰子,都引发了一阵阵的欢乐笑声。有趣好玩的游戏互动,让中外同学了解了厦门本地独特的中秋文化习俗,也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虽“独在异乡为异客”,但也能“入乡随俗”,在文化体验中找到归属感,感受厦园这个大家庭的温暖。除了体验博饼,坤銮楼一楼大厅里,毛笔书法练习区和扎灯笼区也是密密匝匝挤满了踊跃尝试的同学,不少外国生深情写下“我爱中国”“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书法作品,也有喜上眉梢自己动手做好灯笼的韩国女生,看得出,他们都非常喜欢中国传统文化,也很喜欢学院举办的这样活动。

中外交融 展特色话团圆
此次共度“家”节的主题活动,由海外教育学院/国际学院的中外师生自主策划制作,时间紧任务重,但呈现出来的这场晚会却让参与其中的同学十分享受,中外师生在精心设计的中秋气韵中充分体验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与丰富多彩。
看完演出,来自印度尼西亚的同学说,这次活动让他想起了家乡也有一个和中秋节很相似的节日,“每逢佳节倍思亲”,通过活动他感受更多的是学院带来的温暖。开场舞《礼仪之邦》伴着悠扬的乐声,将汉服的古典、含蓄、轻盈、飘逸之美体现得淋漓尽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投壶游戏中表现不凡的越南女生,在拿到印有“海外教育学院”几个大字的纪念性书包袋奖品时,非常激动,第一时间就在班群分享这个喜讯,看得出她对海院、对中国中秋文化非常热爱,她说希望能有机会参与更多中国传统文化体验。
为大家带来葫芦丝独奏《月光下的凤尾竹》的陈文亭同学说,通过此次活动,让她更深刻体验了闽南地区中秋节的习俗——吃月饼、赏月、博饼游戏等。
“这场晚会离不开所有演员和师生共同的努力,这是大家通力合作的结果。策划晚会不容易,我们得到了学院领导和专业老师的建议和全程支持。同时也感谢学院本科生对于舞美和现场调度的点拨帮助。尤其让我感动的是确定节目到正式演出只有8天,所有演员坚持连续的大强度的排练;后台的工作人员,特别是之前没有任何技术水平的灯光、音响、追光等同学,他们的努力让人敬佩。很多自愿参加晚会的外国留学生。他们的加入,让整场晚会的演出效果锦上添花,特别是诗朗诵、旗袍秀等异彩纷呈的节目,更是印证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负责组织、策划此次汇演的姜星驰同学深有感触地说。
虽在异乡,温暖长存;中华之美,源远流长。这个中秋,我们体会到了别样的团圆韵味。

为传承弘扬节日文化,增强文化自信,9月11日起,我校在思明、翔安、漳州叁个校区举办多场“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民俗体验活动。此次在海外教育学院/ 国际学院的汇演是最后一站,也为此次主题系列活动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中秋节庆虽已落下帷幕,在奔流不息的历史长河和璀璨交汇的星空中,世界各国文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海外教育学院/国际学院始终坚持将“立德树人、文化育人”作为培养学生的首要目标,多年来,充分发挥学院高度国际化的优势,开展了“中国日”、中国文化体验等系列活动,通过深挖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添砖加瓦,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
(海外教育学院/国际学院 颜彩蓉 张星慧 余雅文 周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