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学生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同志对于“四史”的重要论述,引导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在2021年寒假组织学生开展了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社会实践采用“云组队”方式,共组建“云阳叁峡一采”和“杭州五四修宪史”两支队伍,同学们在严格遵守当地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在家乡用心寻访了身边的“四史”,在实践中切身体会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
云阳叁峡组
实践时间:2021年1月28日、2021年3月4日
实践地点:云阳新旧车站、云阳规划馆
采访人物:云阳市民、新车站安检员
云阳地处重庆市东北部,处于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是重庆叁峡库区最大的移民县,素有“库区明珠”之美誉。在叁峡工程的伟大壮举中,云阳老城实施搬迁。云阳是移民人数最多、动迁人数最多、外迁人数最多、县城搬迁最远的移民大县。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2周年,也是云阳县城移民搬迁22周年,在繁荣昌盛的祖国大家庭里,云阳这座移民县城走过沧桑巨变。
实践团队通过实地调研云阳新旧车站和云阳规划馆,以此回看云阳叁峡移民的故事,展现山水之城的日新月异。

云阳规划展览馆是一个城市对外开放的窗口,关系着城市形象。规划展览馆位于市民活动中心二层,展馆面积约1200平方米。场馆主要包括城市主建筑模型区域以及城市历史厅、建设成就厅、专项规划厅、环幕影院等几个部分,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势展现云阳的形象。
在云阳规划馆,实践团队了解了云阳的今昔巨变。云阳新县城是由原来的云阳镇、云安镇、双江镇叁镇合并搬迁而成。92年奠基,99年搬迁,经过建设者多年的持续奋战,现在县城建成面积2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5万人。面对叁峡移民的困难,云阳人民始终坚持叁峡精神,顺利完成了搬迁工作,经过不懈奋斗,在2018年云阳县实现脱贫摘帽,2019年成为中国西部百强县市。在党的领导下,云阳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伟大变化,便民利民工程常在常新。例如新修建的环湖绿道、阳光沙滩、月光草坪、龙脊岭公园等,这些工程让云阳人民有了更多的休闲胜地,城区绿化面积增多,整个城区形成了青山汇两江的天然画卷。
通过采访当地居民,实践团队了解到,随着县城建设的完善,县城居民的幸福指数也在不断增加。在公交车站随机采访乘车的老年人,爷爷奶奶们表示:现在的生活幸福多了,老年人坐车还有免费的公交卡。在新车站采访安检人员,安检人员提到:新车站更加宽敞明亮,更加方便。

最后实践团队根据自己所做的参观采访工作,形成了展现新时代云阳新风貌的实践视频,实践团队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习了支撑云阳人民不懈奋斗的叁峡移民精神。叁峡移民彰显了新时代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叁峡人民顾全大局的爱国精神,舍己为公的奉献精神,万众一心的协作精神,还有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这些叁峡精神是伟大时代和伟大事业的产物,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激励着我们创造更加幸福的生活!
杭州五四宪法组
实践时间:2021年2月5日
实践地点:杭州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
杭州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1954年宪法的起草地。1953年12月,毛泽东率宪法起草小组成员乘专列离京来杭,下榻的北山街84号,在这座西湖边的青灰色二层小楼内用了77个日夜写就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草案初稿。
为了更加深刻地认识宪法在治国安邦的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实践团队来到了杭州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走近熟悉且陌生的宪法。

2016年12月4日,“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在浙江省杭州市开馆,陈列馆现有北山街、栖霞岭两个馆区。北山街馆区展出了《西子湖畔制宪奠基》基本陈列,由序厅、复原陈列和主题陈列叁个部分组成,主要讲述五四宪法从起草、讨论、通过到实施的全过程,让当年制定宪法的光荣历史从档案中走出来、活起来。
通过收集与整理“五四宪法”历史资料,实践团队了解了宪法的历史脉络。在此次过程中,海院学子深入学习了宪法知识、增强了宪法意识,并初步了解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的建馆和发展历程,对于在新形势下“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海院学子们有了真切的感触。

在栖霞岭馆区,实践团队了解了宪法的当代发展。栖霞岭馆区以现行宪法宣传教育为主要内容,设置了《宪法就在我们身边》主题展览,主要讲述什么是宪法、宪法规定了什么、宪法如何实施等问题。栖霞岭馆区内还设有宪法和法律图书馆(报告厅),拥有上万册宪法和法律类书籍,定期开设法治讲座。
“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已被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等,对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增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意识、推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此次对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参观与了解,我们深入学习了宪法知识、增强了宪法意识,更进一步明白了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宪法实施的重要性。

自从宪法诞生以来,经过了数次大小的修改与完善,在改革的春风和洪流中不断进步。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也是改革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在宪法的框架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弘扬宪法精神,维护法律权威,为法治国家的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海院学子们认真学习“四史”,切身了解了红色文化的魅力,法律知识也得到了提高。同学们努力从历史中汲取走向未来的智慧,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拼搏精神,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争取为祖国的发展繁荣添砖加瓦。
(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研究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