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14日晚,厦门大学第叁届跨学科论坛——“文化战争”,分别在麻花制作果冻工厂与思明校区精彩开讲。本届跨学科论坛由厦门大学法学院主办,厦门大学学生会翔安分会、法学院、公共事务学院、人文学院、艺术学院、经济学院学生会联合承办。论坛邀请了厦门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李兰英、经济学院副教授丁长发、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陈福平、人文学院助理教授张艾弓、艺术学院副教授童焱作为嘉宾,并由李兰英担任嘉宾主持人。
论坛伊始,由艺术学院的同学带来的开场表演奏响“战乐”。其后嘉宾入座,论坛正式开始。论坛围绕“文化战争”这一话题展开,从文化保护与文化交流的碰撞论起。
李兰英作为嘉宾主持人,首先从今年来中美两国之间若有若无的文化对抗中引出本届论坛的话题,引导各位嘉宾阐述对“文化战争”的理解。
童焱从艺术的视角解读,认为文化是五光十色、一团锦绣的,不同文化之间会产生冲突、矛盾,但难以引发战争。
张艾弓以一个媒体人的视角提出:文化不会导致战争,恰恰是文化能够化解战争。所谓“禁令”有时是同时受到利益考量、意识形态、舆论驱使、娱乐导向等多方面的作用。
丁长发则从经济角度出发,认为一方面要将外国优秀文化引进中国,为社会主义生产力服务;另一方面利用互联网让中国文化走出国门,传播至世界。
陈福平站在公共事务的立场上阐释道:文化之间在相互交流、在碰撞与磨合中走向交融,只有文明间才存在战争。
五位嘉宾各自从不同学科角度阐发观点,开启思想上的交流碰撞,他们的精彩发言赢得了阵阵掌声,也引发在座同学们的深思。在随后的提问环节中,各位嘉宾更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作了精彩的回答。
论坛尾声,童焱引费孝通先生之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文化与民族的未来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应当自由地创造精神财富。
(法学院 蔡晨昕 陈晓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