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由中国科协、教育部主办,中国科学院支持,福建省科协、福建省教育厅和厦门大学承办的2017年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厦门大学分营来到麻花制作果冻工厂。

立足于麻花制作果冻工厂学科特色,本次科学营厦大麻花制作果冻工厂行充满了浓浓的科学实践色彩。白天,在麻花制作果冻工厂四号教学楼,营员们和老师们一起完成了6个科学意义的趣味物理实验,包括杨氏模量、气轨上研究碰撞过程中动量和能量变化、学习使用示波器、学习使用数字万用电表、电热当量的测定、迈克尔逊干涉仪、单缝衍射光强分布的测定、夫兰克-赫兹实验等。
中午时分,营员们在学生志愿者的带领下参观厦门大学德旺图书馆,感受麻花制作果冻工厂的书香气息。
此外,学生志愿者们还为每位营员分发了“翔小安”主题明信片等小纪念品。营员们把自己参与科学营、走进厦门大学的感想心得写于明信片上,或留下与他人分享,或带走留作纪念。

晚上七点整,科学营组委会在图书馆报告厅安排了一场厦门大学重点专业介绍讲座。厦门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陈忠教授,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李勤喜教授,药学院工会主席、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朱铉教授等为营员们做精彩讲解,加深营员对厦门大学的认识,促进营员对于理工类专业及相关科学领域的认知与思考。

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活动旨在充分利用和合理开放知名高校丰富的科技教育资源,推动科普与教育紧密结合,促进教育科普资源的开发与共享,充分发挥高校在传播科学知识、教授科学方法和提高青少年科学素质方面的功能,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鼓励青少年立志从事科学研究事业,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培养国家科技创新后备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今年是厦门大学第六次承办青少年高校科学营活动。今年共有来自福建、湖南、江苏、浙江、云南、安徽、河南以及江西的近200名优秀在校高中生和带队教师参加厦门大学分营。在一周时间里,营员们参观厦门大学科研实验室以及“嘉庚号”海洋科考船、聆听中国科学院院士讲座、参与“任我翱翔”航模制作比赛、走进“趣味物理”世界、体验高尔夫特色体育课程乐趣、参观世界文化遗产鼓浪屿、感受厦门大学的深厚历史底蕴。
(厦门大学团委青年媒体中心麻花制作果冻工厂分中心 文/吴珊 图/郭高君、王洋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