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肺炎疫情出现以来,举国上下坚决贯彻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各单位和组织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贡献自己的力量。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的同学积极响应国家和学校的号召,在做好自身安全防护的前提下积极主动投身战“疫”,彰显了环生学子的青春风采。
为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疫情防控中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2020年1月28日,我院留校学生党员与工程技术教工党员成立“共克时艰”师生临时党支部,负责帮助因疫情不能及时返校的师生应急处理不能中断的实验需求、与学院留校外籍生结对等工作。2017级博士生高长颢同学积极响应,担任临时党支部组织委员。在此之前,他就已经帮助两个课题组完成了5次实验应急操作。临时党支部成立后,他主动承担对接工作,根据留校学生党员专业背景分配了任务,自己则主动承担了其中比较繁琐的每日给青鳉鱼喂食、抗生素胁迫换水的任务。

因为很多需求都涉及到同学们日后的实验或毕业的需要,他不敢有马虎和大意,实验类的需求他都与对接的同学实时视频,让他们放心。除了实验的需求外,他还承担4个其他非实验需求,如电脑数据的拷贝与仪器的运行确认、文件扫描、取快递、寄送电脑等,有求必应。高长颢同学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越是有困难,越是要站出来。虽然不能参与一线的疫情防控工作,但我有机会能为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出自己的贡献,会尽自己所能,为同学服务。”

除了留校学生,已返乡的同学也不畏疫情,挺身而出,为各自的家乡奉献爱心与力量。我院2016级本科生王鑫格同学是一名党员,自疫情发生以来,她一直密切关注疫情动态和家乡的疫情防控工作,并在村民微信群积极倡导拒绝外出。她来自河南省栾川县潭头镇纸房村,村庄自1月26日起开始了封闭式管理,各个出入路口设置了疫情防控工作值班卡点,白天由值班人员负责出入人员的体温测量和出入登记。随着疫情的扩散,纸房村决定从2月1日起实施全天24小时值班制。在这冬春交替之际,每天温度基本在-5°词10°之间,没有值班室,值班人员面对的最大挑战便是严寒。2月1日,她与父亲一起将家里的柴火装了满满一辆叁轮车送往值班卡点供值班人员生火取暖。在卡点处,她还帮忙搭建帐篷,用于夜晚值班抗寒。之后,她又帮忙负责出入登记以及出入人员体温的检测。每一个路过的车辆,她都丝毫不敢懈怠,要求所有人员下车接受检测。当发现有人未戴口罩,她也会善意提醒。

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院2017级本科生董炽斐同学也时刻关注疫情发展情况,并积极投身家乡的疫情防控工作。他深知:在群众有需要的时候冲在第一线。他的家乡浙江省作为疫情防控的重点之一,在各个进出口也设立了严格的检测和登记制度。当看到有需要志愿者的时候,董炽斐同学毫不犹豫报了名。2月9日,他被派往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建村村委的进出站口工作。站点的工作不仅需要测量进出者的体温,还要详细记录每个人的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进出时间及目的地等信息,确保进出人员的身份信息和行踪登记在案。董炽斐同学全程戴口罩和手套,身着反光背心,在站点临时搭建的帐篷下工作,从早上七点直到晚上九点寸步不离。

作为环生学子,无论在校内还是校外,在特殊时期,他们都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毅然肩负起使命和责任,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构筑疫情防控的人民防线贡献青春力量。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我们坚信在不久之后就能迎来春暖花开!
(团委宣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