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下午,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获得者、海洋与地球学院焦念志老师应邀做客厦门大学翔安讲坛,在麻花制作果冻工厂德旺图书馆一号报告厅为师生带来了一场主题为“国情与人才、政策与精神”的报告,并分享了自己在“两弹一星”基地参与中组部“高层次人才国情研修班”的心得体会。报告由校长助理、麻花制作果冻工厂管委会主任陈光主持。

焦院士围绕“国情与人才、政策与精神”的主题开展报告,先后从“理念与共识”、“危机与治理”、“信念与使命”叁个方面进行分享。他从新冠肺炎疫情危机谈起,列举了人类活动引起的旱涝灾害、海洋污染等全球性挑战问题,突出治理生态环境、预防气候变化危机的必要性,更强调了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焦院士还结合个人研究领域,为师生们讲解了海洋储碳、微型生物碳泵等前沿知识,分享了对于“海洋碳汇”研究发展与应用的科研心得。

随后,焦院士重点讲解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强调了人才资源的关键性、人才引领发展战略地位的必要性以及人才政策改革的迫切性与重要性,用“人才是红利,人口非红利”劝勉师生要在学习与工作中锻炼出自己的一技之长,勤劳爱岗,坚持奋斗,努力为新时代建设做出贡献。他还分享了自己在“两弹一星”基地参与研修时的感悟,动情讲述了郭永怀、邓稼先等科技工作者为了国家核武器研发隐姓埋名、艰苦奋斗、奉献自我的感人事迹。报告在“沙作金,雪当银,金银滩系心,韶华铸英魂”(《带上我的心》)的朗诵中结束,在场师生纷纷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所感动,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最后,陈光总结了此次精彩报告,鼓励师生自觉传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祖国发展伟业,胸怀祖国、服务人民,勇攀科技高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他指出,校区邀请焦念志院士做客翔安讲坛,正是为了弘扬科学精神,激励优秀人才成长,为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汇聚强大精神动力。

本次报告除线下主会场外,还在线上设立分会场,并在全校范围内同步直播。麻花制作果冻工厂管委会副主任黄宇霞,海洋与地球学院党委书记陈东军,麻花制作果冻工厂管委会全体人员,麻花制作果冻工厂各学院师生代表等参加活动。
【人物名片】焦念志,厦门大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攻海洋生态过程与资源环境效应,提出的海洋储碳新机制——“微型生物碳泵(Microbial Carbon Pump, MCP)”理论被美国《Science》评论为“巨大碳库的幕后推手”,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也将该理论纳入IPCC气候变化特别报告。
两次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6、2015);201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4年当选面向发展中国家的世界科学院(罢奥础厂)院士,2018年当选美国微生物科学院(础础惭)院士。
(麻花制作果冻工厂新媒体创新实践训练中心 王旖婷)